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曾金春 見習記者 周子珂 通訊員 李擎煒 高云 覃猛 榮慶
春潮涌動,奮楫爭先。近期,隨著礦山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南局以“開局即決戰”的姿態,在全省范圍開展礦山企業復工復產專項督導行動。通過“源頭管控+過程監管+服務指導”的全鏈條監管模式,確保發展與安全統籌兼顧,形成兩者協同共進、互促雙贏的局面。
高位部署 織密復工復產責任網
針對春節后復工復產事故易發多發的特點,湖南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以下簡稱“八條硬措施”)和《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有關要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確保2025年節后礦山安全生產。
“在此次復工復產前,礦山企業自查自糾問題27個,監察員現場檢查后,認定21個問題隱患,其中6個已現場交辦并及時整改到位。此次隱患排查整改期限最長為60天。”3月17日,監察執法二處監察員侯乙貴在永興縣某煤礦對該礦礦長說。
“感謝執法二處的現場幫扶指導,我們一定按照‘五落實’要求整改到位,其中個別問題主要是我們對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通過監察員的詳細講解,我們才知道原來是這么界定的。”該礦安全礦長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2025年新招的4名職工只安排了24學時的培訓就下井作業,不符合新職工培訓72學時的規定。我們以為他們之前在別的煤礦工作過,就是老員工,這才縮短了培訓時長。我們馬上安排新職工學習,完成培訓時長。”
今年一季度,湖南局組織4個駐地監察執法處分別對轄區礦山完成預防性技術監察,精準把握礦山停產檢修及復工復產情況,全面摸清轄區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底數,結合礦山復工復產時間,超前研判各類風險,對復工復產驗收情況進行督導。如有問題及時向地方政府通報情況、提出監察意見,協同把好復工復產驗收關。
3月4日至15日,成立由局領導帶隊的6個工作組,對婁底、郴州、衡陽、邵陽、株洲、懷化、湘西自治州開展暗查暗訪。工作組將安保措施、復工復產程序、三年行動任務清單、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重大災害治理、采掘接替等六項作為重點檢查內容。
截至3月底,在有序的監管與推進下,已有52處復工復產。非煤井工礦山已實現安全有序復產130處。
精準施策 筑牢安全生產防火墻
精準把脈問診,對癥開方抓藥。
“請求湖南局加強對國家局幫扶問題整改情況的指導,對復工復產情況進行監督,確保安全有序生產。”2月8日,湖南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衛龍帶隊到湖南能源集團,指導整改國家局瓦斯治理專項幫扶組發現的問題隱患,在開展煤礦安全工作“一對一”會商時,該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道。
吳衛龍表示,要對2024年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回頭看”、全面“復盤”自查,并圍繞“治什么本、攻什么堅”,結合國家局幫扶問題,進一步細化2025年的任務清單和措施清單,加大安全投入,切實解決堵點難點問題。
據湖南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瓦斯治理專項幫扶組共發現問題隱患585條,目前已整改548條,剩余37條正在整改中。湖南局幫扶組提出工作建議112條,目前已落實51條,剩余61條正在落實中。
“煤礦在復工復產階段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說一說。遇到技術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2月18日,湖南局監察執法一處監察員于秀磊在邵陽市某煤礦開展復工復產幫扶指導。
為進一步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執法一處緊密圍繞煤礦實際狀況,針對復工復產的關鍵環節,提出了極具針對性的工作建議。于秀磊深入煤礦一線,憑借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悉心指導鐵箕山煤礦開展2025年采掘接續規劃工作。在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煤層賦存、地質條件、瓦斯治理、設備能力等因素,力求規劃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同時,于秀磊還協助煤礦制定詳盡的災害治理和采掘調整計劃方案。針對瓦斯治理這一關鍵問題,結合該礦實際情況,他積極幫扶煤礦強化瓦斯重大風險管控措施,從監測預警、通風管理、瓦斯抽采等多方面入手,構建全方位的瓦斯防控體系。
今年,湖南局先后對3個國家級重點縣、1個國家級重點企業、12個省級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對5大礦業集團公司開展“一對一”會商,切實為企業安全生產“把脈開方”。
服務前置 打好風險防范主動仗
以預防性技術監察為基,鑄礦山事故預防之盾。
“你礦13采區1321S進風巷,實際履行了13采區進風巷功能,但該巷道尾段用于1321S采煤工作面(即將收作)的回風,造成1321S進風巷一段進風、一段回風,工作面整個通風系統未能貫穿。”3月6日,監察執法三處督導組前往耒陽市某煤礦,開展復工復產督導及幫扶工作“回頭督”。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該礦工作面存在采區專用回風巷兼做進風巷的問題。
督導組隨即語重心長地向該礦礦長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并強調必須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礦長聽后對督導組提出的隱患持懷疑態度。“1321S進風巷不是該采區的采區進風巷,通風系統不存在任何問題。”礦長說。
為杜絕隱患事故的發生,執法三處會同國家局幫扶督導“回頭督”派出的幾名通風專家,對照《關于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監管監察的指導意見》和《煤礦安全規程》進行內部分析研判后,與煤礦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商討。
“立即停止該采煤工作面作業,同時結合礦井采掘接續現狀,提前對該工作面進行收作,對該隱患進行立行立改。”經過一番細致溝通,該礦人員意識到該隱患屬實后當場表態。
針對該礦13采區通風系統不合理的問題,執法三處會同督導組一行現場提出優化方案,該技術方案極大程度地優化了該礦采區的通風系統,確保了通風系統穩定可靠。
前不久,湖南局監察執法四處檢查組深入醴陵市某非煤礦山,開展安全監察與復工復產技術指導。
聽完礦山總工程師關于開采中段情況匯報后,檢查組查閱采掘工程平面圖和通風系統圖。監察員張長偉發現+30m中段630-2采場礦脈內巷道,與2#天井貫通前就開始采礦,致使采場內僅1個安全出口,依據《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此為重大隱患。
政策講解后,該礦總工程師連忙表態,稱疏忽了該問題,經講解認識到法規學習不足,今后會進一步加強。“這次來是為了幫助你礦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井下安全出口是生命通道,務必高度重視。”檢查組組長薛峰說。
截至3月底,湖南局共研判風險998條,提出管控措施1628條,超前糾治問題隱患1219條,形成“一礦一冊”年度精準監察預案。
強化信息預警,搶占安全主動權。
湖南局預警中心對正常生產建設煤礦節后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全天候遠程監測。一季度,預警中心高效應對各類安全隱患與系統故障,針對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以及三大系統聯網斷線等問題,積極開展處置工作,全力保障生產安全與系統穩定運行。
一直以來,湖南局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通過建立“一礦一策”長效機制,深化“監管執法+指導服務”工作模式,為全省礦山企業高質量發展構筑起堅固的安全屏障。
責編:曾金春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